跳到主要內容
:::

瑠公圳引水石硿

瑠公圳引水石硿
清朝開發臺灣後,到了雍正、乾隆年間,今臺北市大安區這一帶的移民增多,臺北盆地興起水田化運動,農業生產的方式也由粗放式燒墾轉為集約式精細農業,以提昇稻米產量。
乾隆五年(1740年)郭錫瑠父子為開鑿圳道,創「金順興」並集眾開鑿水圳,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完成,當時稱為「金順興圳」。後因一場洪水重創水圳工程,便由其子郭元棻重修水利,並將圳頭設在今碧潭,另闢下埤大圳到景美溪。而目前的瑠公圳包含了霧里薛圳、原瑠公圳、大坪林圳三大系統,「瑠公圳引水石硿」屬大坪林圳一支,先是有郭錫瑠自乾隆十八年(1753年)引清潭水至新店溪時設置大陂,製造高低落差攔水入圳,引水路線行經開天宮至新店後街,此路線便是引水石硿前身,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蕭妙興率同五莊墾戶完成大坪林圳所有圳道,將石硿開鑿完成,主要為新店一帶之農田水利灌溉水源,但長年以來,大坪林圳攔水壩取水口遇風雨即毀情形嚴重,故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興建大豐抽水廠,裝設抽水機抽取新店溪溪水,解決取水問題,原圳頭取水功能不再,石硿亦失去其用途。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