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大湖十份崠茶亭

大湖十份崠茶亭
「大湖十份崠茶亭」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南湖段及銅鑼鄉新雞隆段交界,是「十份崠古道」,舊稱「挑鹽古道」或「挑筍古道」上的茶亭。目前所見的茶亭建築物,興建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
「茶亭」是在地人或善心人士,提供往來挑夫、商賈歇腳避雨,並且供應免費茶水解渴的建築物。桃竹苗地區的茶亭,大多建於十九世紀末葉,隨著墾拓內山先民腳步,分布在山間小徑上的茶亭建築,展現墾拓時代人情味。
「大湖十份崠茶亭」座落位置,是關刀山脈十份崠山南麓鞍部(海拔約545公尺),是關刀山脈最低處。早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就有先民從銅鑼越過雞隆山,經十份崠進入南湖地區開墾。由於十份崠鞍部的地勢較低,逐漸取代較早開發的大寮越嶺線,成為大湖地區的主要聯外通道。先民們一步一擔的從山上挑下農產品,走到海邊帶上山的鹽貨,經由「十份崠古道」進出大湖地區。
因此,「十份崠古道」沿途曾有4處茶亭,分別以磚、石、樹、竹為材料興建,由西往東分別是「三義雙龍坡磚造茶亭」、「十份崠鞍部石頂茶亭」、「南湖坑自然樹蔭茶亭」與永興橋下方50公尺處的「竹棚架茶亭」。占有地理優勢的「大湖十份崠茶亭」,就成為交通中心、集貨站,也是訊息交換中心。位於步道旁的茶亭,便是當時山上最壯觀的公共建築物。
「大湖十份崠茶亭」的興建年代已無從可考,目前所見的石頂茶亭是當地人劉來旺,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向十份崠、九份庄、南湖坑住民發起興建,並由在地匠師廖阿榮負責興建完成。茶亭完工時,入口石碑畫有路標、捐款人芳名錄以及「大正十二年」(1923年)字樣,茶亭內本有圓石桌,但已佚失,不見蹤影,目前已經復舊重置。
大湖鄉十份崠古道部份路段,後來因興建苗60線道路,使得古道荒廢,大多淹沒在荒煙蔓草中,逐漸被人遺忘。茶亭重要性也不如以往,年久失修,石牆微傾、右前拱折離,結構岌岌可危。因「大湖十份崠茶亭」見證大湖地區墾拓歷史,以及昔日奉茶助人之義行,具有教育意義。由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指定為古蹟,全面整修,使「大湖十份崠茶亭」重現昔日風貌,發揚內山墾拓舊時代的茶亭奉茶的溫馨。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