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赤嵌樓

赤嵌樓
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嵌樓,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亦稱番仔樓。西元1598年西班牙人佔領臺灣未成,西元1622年荷人佔領澎湖,受明朝派兵驅離後,西元1624年移居佔領大員,展開了規畫周詳之殖民地統治,首先建造熱蘭遮城以鞏固統治權,西元1652年發生郭懷一抗暴事件,於西元1653年荷蘭人在此築城石命名為普羅民遮城,而當地人士因其係建在赤崁地方,乃稱之為赤嵌城。鄭成功自北伐南京失利後,欲取臺灣為反清復明之新基地,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以兵力守備較弱之赤嵌樓為攻擊第一目標,歷經八個月之久,荷人出降於同年陰曆12月13日撤離臺灣,結束了荷人對臺灣三十八年來的統治與壓榨。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領軍擊敗鄭軍,結束了鄭氏治臺時期,翌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赤崁樓仍沿鄭氏時期之用以儲藏軍械火藥之倉庫。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以朱一貴為首之鄭氏時期遺民大張反清復明之旗幟,首當將赤嵌樓正門鑄有荷文四字鐵鑄門額拆掉,以此鐵材鑄造兵器;於是赤嵌樓門戶開始起變化,自始首開赤嵌樓遭破壞先例,從此破壞不斷。直到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知縣盧鼎梅將縣署移建於赤嵌樓右側,加以修護管理,定時開放供人參觀,而有府城八景之一「赤嵌夕照」的美名。同治初年,供奉觀音佛祖的信徒們,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清法戰爭時期,劉銘傳命臺灣知縣沈受謙拆毀荷蘭時期的城樓,人士殿因而受到波及。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沈知縣為了振興文教,在赤嵌樓北側建蓬壺書院,同時,將赤嵌樓樓基填平,在高臺上建造文昌閣、五子祠及海神廟。迄今仍維持清光緒12年樣貌。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