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台南法華寺

台南法華寺
明鄭時期,鄭成功逝世後,其子鄭經嗣位,授陳永華主掌政事,政權亦逐漸步入軌道,清政府在大陸的政權也趨向穩固。1674年(明永暦二十八年)鄭經率軍西征福建,於1680年(明永暦三十四年)兵敗東歸後,使其與居臺的文人志士心境及生活態度開始轉變,同為明末反清復明的來臺人士李茂春,則屬於持齋念佛者。
法華寺初名「夢蝶處」,舊地名為桶盤淺,為明末志士李茂春隱居之地。從道家精神中,李茂春頓悟佛家「四大皆空」的超然境地,尋求心靈的超脫,並與僧人亦有往來,時人更傳謂其李菩薩。李茂春去世後,後人將之葬於新昌里。其處改為「準提庵」內奉祀準提佛,轉變為佛門修行處所,至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鳳山知縣宋永清提議建火神廟,遂更名為「法華寺」。
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蔣允焄闢南湖(半月池)、築渠南岸砌舞榭「半月樓」,法華寺成為郡治名勝、海外勝景之一,亦在湖旁建立「南湖書院」,使其曾為清代五大詩社「南社」的所在地。至1942年(昭和十七年)信徒重修納骨塔,適日本軍方修建臺南機場,李茂春墓在界內被毀,僧人乃拾其遺骨,納之塔內,墓碑亦移嵌塔前。1945年(昭和二十年)盟機轟炸臺南,法華寺受波及,大雄寶殿、火神殿、天王殿皆被炸毀,後陸續重新修建。
目前在寺前府連路一帶之地勢低窪,即為南湖遺跡,更得見證地理滄桑變化。雖然重建前僅存原有建築「延壽橋」,但法華寺的歷史地位卻不見損低,於臺南市的發展史上仍佔有一席之地,見證府城的繁華。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