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六堆天后宮

六堆天后宮
年代:清嘉慶年間(1795-1821)至今
用途:
內埔地處六堆中樞,為南路臺灣往來必經之地,人口聚集而形成內埔莊街,地方民眾有感於六堆地區沒有媽祖廟,六堆總理鍾麟江乃發起倡建媽祖廟,六堆六十餘客莊民眾共襄盛舉,募得銀圓四千四百壹十一元,清嘉慶8年(1803)乃於今址動工興建天后宮,歷時二年,至清嘉慶10年(1805)竣工,計有屋五間(1803<建造天后宮碑記>;1805「恩庇水陸」匾)。光緒年間《鳳山縣采訪冊》載,天后宮位於「內埔街縣東四十里,屋五間」。天后宮興建後,歷五次修建。內埔天后宮不僅為六堆人士信奉媽祖之所,亦為當年六堆組織商議軍計的主要場所。係六堆地區最早興建的媽祖廟。六堆天后宮自創建歷經四十七載後,廟宇已傾斜頹圯,信眾認為不足以彰顯莊嚴廟貌及神靈威儀,清道光28年(1848)由六堆總理鍾桂齡倡議募捐重修,清道光29年(1849)10月動工,至清咸豐元年(1851)12月落成,花費銀三千二百五十餘元,廟貌維持原有格局(1852<捐修天后宮芳名碑記>)。
道光之後直到日治初期,六堆天后宮並未留下相關的修建紀錄,及至日大正2年(1913)鄉紳李石華、劉金安等人發起重修並建觀音廳。六堆天后宮在日治末期曾遭破壞,所以二戰後,鄉民在民國36年興工修復(劉正一,2002:25~26)。
六堆天后宮的主祀神為紅面媽祖,共有大、中、小三座。其中,中型媽祖神像為乾隆年間,客家移民於渡臺途次,經湄州嶼媽祖聖地分香,求為護航神,後至內埔安置。媽祖神像兩側為持扇妃婢各一尊,左次間祀註生娘娘,右次間祀福德正神,供桌旁站立媽祖收伏的侍神──千里眼、順風耳,媽祖神像前為站立的哪吒神像。
天后宮之外牆由土埆做成,外加以粉刷,現況牆厚達68公分。清道光年間的整修「以石易木」,至今一百四十餘年。其石柱部分所使用的材料有泉州白、花崗石、砂岩等不同材質。石柱除屬砂岩之方柱風化情形較明顯外,大致保存完整。前殿、正殿的龍柱,都是單龍雕刻,已有百年歷史。前殿龍虎門的石枕,為樸實的長方形,正殿中央神桌間的三角石香爐,為客家特有的文物。天后宮的古匾有清嘉慶10年(1805)的「恩庇水陸」、清咸豐8年(1858)的「慈航普濟」、及清光緒年間的「與天同功」。宮的左右側牆內面嵌有「捐修天后宮芳名碑記」、「建造天后宮碑」,為記載天后宮建造整修的重要資料,然碑文已多模糊,無法辨識。另外,左廊牆嵌有「奉憲封禁古令埔碑」。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