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
一、 艋舺龍山寺與萬華的開發
艋舺又稱文甲、蟒甲,舊屬大加蚋堡,位於淡水河東岸。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最早出現於文獻中是清康熙36 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記遊》。艋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與同安移民所組成的聚落。其開發之始為清康熙48 年(1709)陳賴章墾照招募漳泉移民開墾臺北盆地時,艋舺作為臺北盆地重要的河港,平埔族人以蕃薯和漢人移民交易形成的蕃薯市街,為艋舺市區的發端。
自清乾隆到嘉慶年間,艋舺逐漸取代竹塹、新莊,發展成臺灣北部經濟中心,擁有規模最大的市街。同時期臺北地區的聚落,大多以一至兩條市街為商業主軸,成帶狀發展,如八芝蘭、大龍峒。艋舺卻發展出六條商業主軸,街市縱橫交錯,形成面狀的核心區域。
艋舺舊市街的發展與寺廟的發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雖兩者發展不見得一致,但大體上依照舊街名的先後順序,也能跟周遭廟宇形成連結。
因寺廟與郊行及地方發展密不可分,因此在爆發重大事件時,廟宇也成為主要舞台。清代的臺灣移民間,常因劃分勢力範圍而陷入緊張關係,閩客之爭、漳泉之爭乃至異姓之間,常常有所衝突,甚至演變成械鬥事件。清咸豐3 年(1853),艋舺爆發「頂下郊拼」。以林佑藻為首的同安人,對於黃龍安領軍的三邑人長期佔據艋舺碼頭經營權,並抽取價稅不滿,為了爭奪商業利益械鬥,最終三邑人攻入同安人的據點,使其敗走大稻埕,影響了清代臺北的聚落格局。

二、 龍山寺與臺灣的觀音信仰
艋舺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雖發源自佛教神祇,在臺灣民間信仰中頗為盛行。臺灣不但主祀觀音的廟宇眾多,在家供奉者也相當普遍。臺灣各地在清代興建完成的龍山寺,是由泉州安海龍山寺直接分靈到臺灣的,除了艋舺龍山寺外,還有臺南龍山寺(清康熙54 年,1715 年)、鳳山龍山寺(清乾隆25 年,1760 年)、鹿港龍山寺(清乾隆50 年,1786 年)等。
艋舺龍山寺在創寺之初,由艋舺三邑移民共同建廟經營,主事者多為當地商界聞人,因此具有濃厚地方宮廟色彩。龍山寺內除了供奉佛教的觀音,也奉祀民間信仰的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月老等神明,因此與正統佛教不甚相同。雖然如此,艋舺龍山寺的董事會仍聘請僧侶到廟中主持,維持龍山寺的運作。這在臺灣成為普遍而有特色的宗教信仰形式,也稱之為「民間佛教」,龍山寺可說是這種寺院的代表。
龍山寺在重建落成安座時,特聘中國高僧圓瑛到寺內講學。之後更發行《臺灣佛教新報》、《亞光新報》等。此外「臺灣佛教會」、「臺灣阿彌陀佛會」、「觀音會」等佛教組織也在艋舺龍山寺陸續成立。
二戰後國民政府主政臺灣,許多政治、社會改造運動的推行必須借用公共場所、寺廟等地,龍山寺以其廣大的廟地,再度扮演了這種公共角色。國共內戰進入尾聲,從大陸來了大批國軍士兵、百姓,龍山寺的東西廊房室被國軍借用為宿舍,並提供「全民友愛互助會」作診療所之用,其宗教活動也因此大受影響。
民國52 年(1963)龍山寺成立財團法人,以善盡弘揚佛法、提倡社教的文化價值為宗旨,每年定期舉辦節慶祭典及民俗活動,如農曆正月花燈展覽、四月浴佛節、七月盂蘭盆勝會等,具體宣揚傳統民俗文化。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