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劉興澤

劉興澤
南投縣竹山是重要竹材集散地,日治時期於該地設立的工藝傳習所,進行傳習教育,建立竹山的竹編工藝發展基礎。戰後,竹山等地豐富的竹資源,與地方刻意的培育竹編工藝人才,使得竹編工藝得以長久發展。劉興澤就是出生於此地,自幼家境清寒,又因其父親於竹木加工廠工作,熟悉竹產業,所以國中畢業後,白天於竹山工業區學習竹木車床(車只)賺取微薄薪資,晚上就讀補校,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高中學業,雖然過程中相當辛苦,但自此開始奠定竹藝生涯的基礎。

1982-1983年,至草屯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學習竹藝,當兵退伍後,開設冠德竹木精品社,1999年前,主要是製作車床技術之竹製品,包括筆筒、錢筒、香筒、筆架、筆枕等。1998年至工藝中心跟隨黃塗山學習傳統竹編技藝,同時,亦學習竹蒸籠及竹家具的製作,自此皆以傳統竹編工藝製作為主。2010-2013年人間國寶黃塗山接受文化部補助辦理「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黃塗山竹編傳習計畫」,在4年傳習課程中,劉興澤長時間受黃塗山指導,傳承黃塗山技藝,可以說是黃塗山接班人之一。

嫻熟於傳統竹編工藝技術與技法,注重細節、比例和美感,基本功夫扎實,以傳統竹編工藝為主體,結合烤彎、手工車床等技術,做為底座或骨架等,使傳統竹編工藝更具變化且結構堅固。近5、6年來,劉興澤投入傳統竹編工藝的創作,主要展現其藝術性,非技法、造型上作創新,其靈感來源可能是對大自然、宇宙的感知,或來自簡單日常生活的靈感等,使作品有更多想像與延伸。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