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蘇澳張公廟

蘇澳張公廟
蘇澳晉安宮主祀「張公聖君」,故在地方上一般稱為「張公廟」,亦稱「法主公」,是福建泉州永春、安溪一帶之地方守護神。在《噶瑪蘭廳志》中已有記載:「張公廟:在蘇澳街,距廳南五十里,祀清溪神醫。居民合建。」
根據〈張公聖君祠(晉安宮)沿革〉,約在1827(道光7)年時,由蘇士尾等人自原鄉乘船來到蘇澳灣避風,發現灣內風息浪平,且觀蘇澳風水地理極佳,選擇在蛙仔湖畔永春城之外城建永春祠安奉自原鄉攜來之張公聖君神像,約在今台灣水泥公司蘇澳廠之員工宿舍區。
其後,不知何時,初建之晉安宮遭洪水侵襲而傾斜,故將張公聖君神像合祀於海神廟。至1872(同治11)年遷建蘇澳街,在現址東南側,坐西朝東,亦即背山面海的朝向。羅大春駐紮本地開闢蘇花古道期間,在蘇澳晉安宮設義學。
到了日治初期,蘇澳晉安宮被挪用做為蘇澳警察分署;1900(明治33)年做為利澤簡公學校蘇澳分教場位址,是蘇澳最早的現代教育設施。
1925(大正14)年時由當地紳商雷萬福、張全等人發起,招集地方紳商予以重修,經費8千圓,並由地方士紳雷萬福捐出大部分土地為廟地。蘇澳的張公聖君,在日治時期的職能,包括在海上安全與防止蕃害方面都被認為相當靈驗;漁業、運搬業者與製腦業者多信仰之。
1946(民國35年,丙戌)年,廟方立「永春 晉安宮蘇澳鎮開拓者發起人先賢英靈神位」;1965(民國54)年,舉行建醮大慶典,1991(民國80)年舉行建醮尾慶典。
1975(民國64,乙卯)年,再重建廟宇成現貌。2000(民國89)年興建廟前牌樓、拜亭,新裝石獅一對,遷建金亭,於2001(民國90)年2月完工。2002(民國91)年籌建鐘鼓樓,在2005(民國94)年竣工落成。2008(民國97)年興建羅提督(羅大春)紀念亭工程,將羅大春開路里程碑與興學碑設置於亭下,旁側並設新刻仿製石碑。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