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黃忠山

黃忠山

黃忠山的工作室位在新北市三重,與許多尋幽覓靜的工藝家不同,其工作室附近就是捷運站與熱鬧異常的夜市。更特別的是,黃忠山是以極罕見的材料進行創作的工藝家,其一路以來的歷程分外引人好奇。


訪談一開始,黃忠山這麼描述他的雕刻材質──珊瑚的特性:「珊瑚有兩個特性,第一是雕刻珊瑚所需要的功夫及技巧很細膩,其次是珊瑚的單價很高。」他解釋道,所謂需要「細膩的功夫」, 是因為珊瑚與一般的玉石硬度不同,普遍珊瑚的硬度大約在4左右,玉石則在7左右,較低的硬度造成雕刻珊瑚時需要更專注及高超的技藝。他接著拿起陶土、石頭與木頭等材質來說明,珊瑚除了材料單價高之外,性質也「很難捉摸」。由於珊瑚屬於大自然有機生物之產出物,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改變,所以時常發生雕刻到一半,發現裡頭居然中空,甚至包含了蚵殼或蟲蛀的情形,讓黃忠山不得不順應這些變化而修改其原先的構想。最嚴重的一次,他就曾經把一個原本重達12公斤的珊瑚材料,雕刻到只剩下3公斤的成品。不過他也說,其實有好幾件作品都是如此順應著珊瑚體的變化而修改,這些靈活的改變,造就了作品本身的獨一無二。此點可說是專屬於珊瑚雕刻的最大樂趣之一了。


但談到材料,黃忠山特別拿出珊瑚材料補充道,雕刻所採用的珊瑚是「寶石珊瑚」,生產於海底2002000公尺間,屬於有配額開採的珊瑚種類,不同於淺海屬於保育類的珊瑚的造礁珊瑚。


談及珊瑚的單價高,還牽連著另一個問題,即傳承的問題。黃忠山認為材料單價高本身就是很大的限制,因為沒有便宜的材料給學徒練習,學徒很難真正了解珊瑚的特性,也就難進入珊瑚雕刻的領域;他認為由公司的方向來傳承是比較可行的道路,因此他目前也固定擔任部分工廠的師傅與顧問工作。


話鋒一轉,黃忠山談起當初進入珊瑚雕刻的心路歷程。他回憶自己小時候家中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是村中倒數第二窮困的人家,那時的村民只要看到黃忠山家的人就走避,因為擔心他們要來借錢。黃忠山的父親以捕魚維生,所以他從小就會在漁船上幫忙。他說:「以前捕魚跟種田都很辛苦,但是漁夫的辛苦更甚於農夫,捕魚的辛苦是危險性的,是每分每秒都要兢兢業業的,不單是在天未亮的清晨前就必須出發,更要忍受被海水濺到的冰冷感。」然而這點折磨,也讓黃忠山更確認自己要出人頭地的志願。


然而,為何黃忠山會從玉石雕刻轉變為珊瑚雕刻呢?他說起一段從未在媒體前曝光的小故事。大約十八歲的時候,他已經是一位月入三萬的磨玉石師傅,但是看到轉角的珊瑚店,他們的成果總是更漂亮,他開始去想「同樣都是磨,為什麼人家的成品可以這麼漂亮」,因而產生了學習珊瑚的想法。那時黃忠山已經是店裡的支柱,老闆不願讓他離開,但是他仍舊不停思考,「未來要怎麼養家活口,要如何不停學習?」以至於有天,他只能選擇不告而別,跑去珊瑚那邊當一個月八百元的學徒。有趣的是,黃忠山還透露,「由於兩間店的老闆是舊識,所以玉石店老闆來的時候,我怕尷尬還請人事先按電鈴通知我,我要跑去後面躲起來呢」。


不過,這些都不妨礙他旺盛的求知慾,那時他每天以長達十六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工作,從早忙到晚,直到晚上睡覺前還在畫設計圖,始終秉持著「別人在休息,自己就得認真;別人在認真,自己就得認真再認真」的原則。


訪談過程中,一面細細品茗黃忠山所沏的茶,從他的言語間領受寶貴的人生經驗,一面還可以聽見屋裡常常稱讚女生「好漂亮喔」,不時說「阿彌陀佛」,甚至還會跟著一同大笑的「八哥」。不斷求知與幽默的人生態度,或許就是為黃忠山的雕刻生涯帶來豐厚收穫的基礎。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5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類似設施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