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陳威恩

陳威恩
在文明曙光初露的遠古,土與火共時並生,始於食,漸而住,逐步成為一種生活文化。陶藝歷經千百年的試煉,不管就生活實用的價值,抑或人文藝術之表現,土與火的長年恆燒,已形成了其獨特而繁複的歷史。陳威恩自從發現柴燒之美後,從好奇到感動,從感動到研究,從此與「柴燒」衣帶相繫!
  
美工科畢業的陳威恩,早年在雕塑工廠從事工藝品的製作,因工廠裡的化學物品引發過敏而改行作陶藝。1984年他啟蒙於吳燧火,兩年後再到鶯歌向陶藝家翁國禎習陶,又兩年後,他自立門戶,成立了「圭窯陶藝工作室」,以製作生活陶為主,使用一般用電窯,上釉燒出市場需求最大的茶具。
  
1992年,陳威恩參加臺灣省陶藝協會主辦的柴燒活動,打開了他通往柴燒陶藝之路,對於柴燒不上釉卻能燒出溫潤、深沉、凝斂之美,他深受吸引;隨著活動的進行,他看到土與火的結合、幻化,感動莫名。某日,他在書店看到一本介紹日本「備前燒」的書,閱讀後更了解柴燒之歷史與其中之技術,由此升起了一探究竟的雄心!
  
1996年,陳威恩赴日本參觀岡山的「備前燒」,這種燒陶技術從中國傳至日本,卻在日本發揚光大,傳承一千餘年。「備前燒」堅持使用登窯燒陶,以赤松木當燃料,創造出了古樸卻千變化萬之美。「柴燒的顏色不輸上釉的陶器,器型也很吸引我,那種樸拙之美很耐看。」在深入了解「備前燒」之後,陳威恩的陶藝作品風格丕變,捨棄釉藥改事柴燒。在研製過程中,他甚至在2003年,將自己對柴燒之美、效果說明、窯爐的設計、窯爐材料介紹及如何築窯、如何裝窯、窯具的準備與運用、燒窯技法、出窯、作品的清理等燒製工法的研究心得,整理成書出版。
  
火、土、人是柴燒的三大要素。根據陳威恩的經驗,單純的陶土與火的結合,加上落灰中的金屬氧化物,受到氧化還原兩種作用所影響之融合,可以迸發出17種顏色效果,主要來自木柴及土中蘊藏各種不同的礦物質,如鐵、鋅、鈦等的反應。「同一種木材,生長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土壤裡有不同的礦物元素,燒出來的效果就都不一樣,這就是柴燒迷人的地方」,陳威恩笑著說。長年鑽研下來,現在他已可以透過經驗,以氧化還原與溫度之控制,燒出構想中的作品了。
  
柴燒需要日以繼夜地看顧柴火,因此陳威恩和學生輪班鎮日看守,是常有的事。三更半夜,在空曠偏遠之地,所有人皆已入睡,他仍須守候在火窯邊;夏日炎炎,窯溫高達上千度的熱氣,更是讓他汗水涔涔。在夜深人靜之際,他難免也會升起「真的非得如此?」的問號,但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窯時,陳威恩形容,那就像孕婦懷胎十月,產子後的喜悅心情──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隨著近年節能減碳的共識,陳威恩也研究出了以科學的方式表現柴燒效果,他改以瓦斯替代大量的木柴,僅使用少量的柴火製作效果,這個研發他正在申請專利中。
  
陳威恩的陶作強調簡樸之美,這從「簡單的線」系列的名稱就可看出。他在這個系列中,打破拉坯製壺通常以圓呈現的制約,泥塑出線條,使作品多半以線表現面,並以檜木或梢楠木為壺把、壺蓋,營造出柴燒與其他媒材的相合手感。其中火與灰的結合,創造出古樸、粗獷的面貌,灰、黑、焦黃,都是柴燒的遺跡,搭配渾厚多變的木紋肌里壺柄與壺蓋,呈現出壺體多層次的色感與樸雅之大器。此系列中的燈籠型茶壺作品,創意來自古昔元宵節提的燈籠造型,類幾何形狀的壺,懸著ㄇ型的紅銅提樑,莊重、靈靜之氣溢於形外,壺身與茶杯之多層次色彩,每個各顯其彩,各有妙趣、個性,令人驚嘆柴燒奇妙之造色。
  
柴燒的「窯變」無人能掌握,所有從事陶藝創作者莫不以「中樂透」的心情等待出窯。陳威恩的〈窯變〉為仿日本陶山時期葫蘆的的器型,源自氧化鐵的紅漸次分布於壺體一側,另一側則因落灰而生斑駁之肌理,作品既典雅又樸拙,讓陳威恩直呼:這是可遇不可求之作。
  
出生基督教家庭的他,近期也引《聖經》為創作題材,如〈方舟〉一作即表達出了他的信仰與對生活的看法。而無論題材為何,柴燒的雅樸內蘊已成為陳威恩作品的一貫氣質。(34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類似設施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