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張憲平

張憲平
張憲平自踏入竹籐編織世界迄今四十年,從對材料一無所知、辛苦摸索,到四十七歲那年獲得教育部第六屆「民族藝術薪傳獎」,成為最年輕的薪傳獎得主,爾後連續三年獲得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民族工藝獎」的肯定,他笑說:「做了四十年竹籐編器,說來有三十年都很痛苦,許多技術上的困難要解決,而且要創新作品,作不滿意就重來,沒有歡樂的一天。」

 


會踩進竹籐編織的領域,要追溯至一個因緣轉機。1943年出生的張憲平來自家傳三代的藺草編織家族,自幼看著祖父聞名苑裡、大甲的絕佳編涼蓆技藝,他就在經緯交織的環境中成長。後來父親自己開工廠,依紡織業的工作經驗將手工織布檯改織草蓆,經裁剪加工成民藝品,父親求新的精神也影響了張憲平日後每遇困難絕不服輸的個性。

 


二十餘歲時,張憲平繼承家業,幾年後各類手工藝產業漸漸沒落,當他正思考要不要拓展其他產品時,二十八歲那年,他在一次赴日旅途中,碰上了父親昔日的日籍同事,在戰後返日從事燈具製作的他,想到臺灣找尋竹編燈籠生產的廠商,他委託張憲平帶來樣品,但張憲平四處尋找,發現只剩關廟還有一間廠商,而且試作讓人不盡滿意。從小接觸編織的他覺得訝異,在他心目中,編織應該不是件困難的事,既然找不到合適的廠商,於是想著自己作作看。

 


在對竹材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張憲平花了兩年時間摸熟基本工:「作了才知道很困難,剛開始對竹子完全不懂,到野外找竹材,連一年生的都砍。竹跟草畢竟不同,竹要用刀剖,草是用針分割,彼此材質、特性都不同。」他用心揣摩老師傅們如何做漁筌、米籮,也到關廟觀摩編斗笠和盤子,並蒐集民間器物,從中慢慢了解竹器編織的過程。

 


然而燈具或花器要產品化,光靠手工取材是不行的,他回憶道:「那時竹編已是黃昏產業,我才開始要踏入,所以必須考慮如何取材,我就買了人家劈剖香腳竹材的機器來試。」處理過的材料沒那麼細緻,無法控制所需的寬窄厚薄,花兩三年時間不斷修改,他才終於達成劈剖標準。不僅如此,既然要作就要作到完美,所以他對任何一個細節都非常注意:「我對製作過程的每一環節都很嚴謹,所有尺寸規格都要求精準,要作到產品百分之百沒有一個不良品。」張憲平堅持的態度,日後也延續到創作上。

 


等到竹籐編藝漸熟練了,張憲平便開始編作自己想作的編器,培養求變的創造力,自此逐漸轉向細竹編藝的創作之路。提到材料運用,他說:「草竹籐編織都是經緯線的變化,依適性發展不同形式功能,能獨立製作也能並用。當竹製品與籐結合時,籐的作用在於綁紮固定;如果是要作籐器,竹條則可藉疏密調整彈性,我會利用不同特性作混合編造。」此外,他更自行摸索出竹籐編器仿古生漆髹塗技法,色澤古樸內斂,為作品更增添了幾分優雅精緻。

 


在創作題材上,張憲平會將觀察的事物隨時記錄下來,做為日後創作的靈感來源,對他來說,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永遠都包含著無限生機,皆可做為表達自我與造境新意的題材。由於沒有師承門派的框架,他突破一般傳統編器連續幾何圖紋的格局,以它為基底表現出更多元化的構思,將編作當成作畫一般,任意在畫布上揮灑,由此產生綿延的意境。例如他的精心之作〈竹林〉,掌握了竹林深處枝葉婆娑的景象,綿密的枝葉透出密緻柔和的光影,氣清朗爽,彷彿驀然間,竹林就會隨風搖曳起來,這些情境的幻化,是張憲平的竹藝、心意與新意的結合之作。

 


2000年,張憲平的竹藝創作攀上了另一新境,長年來他與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密切連繫,舉行了多場展覽、編織研習活動,並為節慶活動製作大型的竹藝創作等,促成了他竹藝上的精進,讓他更進一步拋棄傳統形制,營造更大的空間與量感。他運用與各類題材互動的造形元素,延伸創作出了更活潑的嶄新作品,這些作品可說是他四十年來投身竹籐編織的集大成之作。至於未來,張憲平說,後他將以更為輕鬆的心情「玩」竹之編成,把心意化為竹的形體,順著竹性,依著竹情,一心一意為竹藝賦予時代的新生命。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3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