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滬尾偕醫館

滬尾偕醫館
咸豐十年(1860年)開港後,淡水港成為國際通商口岸,各種貨物的進出口不只使淡水成為全臺最大之貿易港,也因此吸引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並引進了西方的文化、貿易、資金、宗教和教育,正是此時期,同治十一年(1872年)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也抵達淡水,並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
當時北部地區瘧疾肆虐、也有許多人患有腿膿瘡的病,馬偕便開始為這些民眾治療,效果顯著,名聲因此傳開,由於病患太多,遂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租下一間民房作為初期的醫館,光緒五年(1879年)三月購置新醫館的土地,並於同年九月開幕。光緒六年(1880年)正式將新建的醫館命名為「滬尾偕醫館」即是今日的「偕醫館」。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馬偕逝世後,「偕醫館」暫停醫療工作達五年之久,直到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才重開門診,由宋雅各醫師(Dr. J. Y. Ferguson)主持「偕醫館」,為應付醫館的業務需求,醫療中心於大正元年(1912年)遷到臺灣行政中心的臺北巿,馬偕醫院移往臺北後,「偕醫館」遂交教士會管理,改名「福音社」,並創立基督教書房,供應聖經、聖詩和教會書刊,昭和六年(1931年)「偕醫館」做為神學院老師宿舍。昭和七年(1932年)淡水教會建「禧年教堂」時,「偕醫館」一度成為副堂。昭和十五年(1940年)贈與淡水教會。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偕叡廉夫婦向淡水教會承租「偕醫館」創立「查經室」,專門收容全臺失學而願追求信仰、研究聖經的人,「查經室」在偕叡廉逝世後,於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停辦。
爾後「偕醫館」即成為學生活動中心,並提供教會子弟人員住宿,改名「馬偕館」。 後方的房間及空地則做為重光幼稚園的教室,以及教會的聚會場所。
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保留正面「偕醫館」之建築物,將後方空地改建為「馬偕紀念大樓」。至最後一次整修完成後即做為教會的各種團契活動使用,並將醫館轉變為咖啡廳之用,現今偕醫館除了是咖啡館之外,亦改為多功能的使用空間。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