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竹北采田福地

竹北采田福地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采田福地是臺灣平埔族道卡斯族之七姓祠堂,結合了平埔族與漢族文化的祭祀空間,於乾隆二十三(1758年),臺灣知府覺羅四明諭令熟番按清俗雉髮、著冠履,並依各社所在,賜錢、衛、廖、三、潘、黎、金等七姓,建築七姓祠堂,取名「新社公館」。乾隆二十五(1760)年公館落成時,乾隆皇帝御賜「特封義勇可嘉」御匾,到了光緒二(1876)年,由頭目廖安邦、通事錢玉來主持重建,原定的建築規模為「正身三間,落廒橫屋四間」。但因為建造經費短缺,所以次年向漢人借貸銀錢,後由錢玉來賠還,再用館前曠地抵償,才恢復舊觀,後來族人將右橫屋仿照左側橫屋興建。因「義取食租,番從采田」,故號「采田」,取名為「采田福地」。廳堂內,白灰與卵石牆基,給人粗曠簡樸的印象,但神龕仍因襲漢人祠堂的花俏。中央供奉滿臉黑鬍的福神及相貌和譪的富媼,其後共祀七姓祖宗總牌。屋脊以幾許牡丹花的剪黏作裝飾,作工簡樸。格扇門上頂堵部分以花中四君子及蓮花、牡丹等彩繪。水車堵部分中間寫著「采田福地」,下有兩方門印、篆字書寫「常青」、「文光」,兩旁繪有「麒麟獻瑞」、「玉獅呈祥」。出檐為簡單的關刀拱。兩扇條窗上分別寫著「集福」、「迎祥」。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建造者廖安邦與錢玉來就是七姓中的後代,廖姓至少有四個家族主要在新埔的鹿鳴坑、橫山的田寮坑、竹東與新埔的大北坑為主要發展基地;錢姓,是竹塹社錢姓家族中最常出現於史料文獻,且為人們所熟知的家族;主要分布在新埔、湖口與田寮坑。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采田福地是台灣平埔族「賜漢姓、建祠堂」漢化的重要歷史見證,更重要的是采田福地為道卡斯族竹塹社至今仍然沒有散夥的重要因素,是族人身分認同的場所,如今也逐漸成為竹北當地的信仰中心。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