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原英商德記洋行

原英商德記洋行
十七世紀初葉,荷蘭人以其雄壯善戰的海上艦隊做後盾,南洋的東印度公司做中心,與遠東地區各國進行貿易。西元1624年攻佔臺灣,由一鯤身登陸,建造熱蘭遮城,做為軍政與商務的根據地。
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臺驅荷,因鄭氏家族也是從事海上貿易,因此帶動臺灣的商業交易更趨繁榮,頻頻有洋商出入,這盛況維持到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即因臺灣發生大風驟雨,地形變異,鹿耳門淤沙成為廢港,商務作業轉由安平港進出,從此安平即成為臺灣南部的重要貿易港。
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清英、清法簽訂天津條約,除開中國沿海口岸通商外,在臺灣則開安平、淡水兩口岸。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安平設海關,正式開港,洋商隨即紛紛在此設立洋行,一時之間,外商雲集,洋行林立,再度恢復往日盛況。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