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佳冬蕭宅

佳冬蕭宅
佳冬蕭家原籍廣東省嘉應州(梅縣)石寮都龍牙鄉,以梅軒號五十郎公為肇基始祖,開臺祖則為松源始祖派下第十九世蕭達梅。蕭達梅於往來旅次中,不幸失事於黑水溝而下落不明。其子清華乃離鄉至臺南尋父,後於軍中任職。清華原有子啟明,後娶臺南府城女子,生次子光明,乃定居臺南。啟明,亦任職於軍中。光明善經商貿易,在其母舅協助下,於清道光年間,當其父清華及兄啟明隨清軍「振宇」、「清福」兩營軍前往港東里時,一同前往開拓生意,設「蕭協興號」,在東港、佳冬一帶從事商業活動。初以釀酒為業,因刻苦經營而大有進展,不久即購置田產。後又經營染布業及米穀生意,財富迅速累積,成為富商,營商範圍以東港地區為主。
光明經商致富後,因對原鄉古宅思念不已,乃於清咸豐初年購買林氏土地,請唐山師傅負責興建大宅。因建材均來自中國,故先運至臺南安平港,轉運至東港,再用牛車運至下六根庄,運輸過程繁瑣緩慢,故興建施工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整個五落大厝並非同一時期完成。約於清光緒初年(1875~)購地『起屋』,初期營建現今之二、三、四堂、左右橫屋、馬鹿廄及染房。15年後(約1890)建第一堂及左右橫屋,又隔5年(1895)建第五堂,由此五落大厝規模底定。日昭和13年時(1938),因颱風侵襲第一、第三堂修建,而第二堂則屋頂修護。第一堂正立面被改為大正時期流行的門面、第二、三堂也以洗石子整修過屋柱及堵壁。後因年久失修,第五堂左橫屋進行改建。其正身共有五進,左右建有護龍,第二至四堂,是當年所建均有百年以上歷史,第一堂、第五堂及左右護龍(橫屋)則為後期陸續增建。其第三堂中供奉天地君親師、井灶龍君、福德正神之神位,此種神位之供奉形式移植自中國,臺灣則罕見。蕭宅之空間佈局可說是一種回字形的圍壟式平面格局,有五進堂屋和四個內埕,左右對稱,有一明顯的中軸與核心。第四堂屋頂中央木板上之「和合」二字,顯示蓋屋分金定址之習俗。蕭宅屋面隨中軸線堂屋次序起伏變化,深具層次感。屋頂由前而後漸加高,以第四堂最高,此與板橋林家五落新大厝之第三落最高,且前後各落依次降低有所不同。蕭宅之結構支撐系統,以簡單的硬山擱檁形式為主,少數例外是第一、二堂的前檐廊,以牌樓面步口簷廊形式作承接,此乃廣東潮汕一帶的特色。蕭宅展現的是客家住宅的特色,陳設簡單而肅靜,屋脊全為馬背。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