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國立臺灣圖書館

國立臺灣圖書館
本館前身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於日本大正三年(1914)四月十三日,以敕令第六十二號公布「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官制,而於同年十一月在艋舺(萬華)清水祖師廟內,設置臨時事務所,籌備開館事宜,翌年六月,遷館至博愛路舊彩票局內辦公,八月九日正式對外開放閱覽。
二戰後,於民國三十四年十月,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次年並合併日人的「財團法人南方資料館」,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簡稱為臺灣省圖書館)。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奉命改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本館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及「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二時期皆借用「臺灣省立博物館」一樓營運;受限於空間狹小,續於臺北市八德路、新生南路口建造新館,迨民國六十二年七月一日,奉行政院令改為「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隸屬教育部。
由於業務不斷發展,藏書總量急遽增加,新生南路館舍不敷使用,復經中和市公所(今中和區公所)同意無償撥用四公頃土地使用,民國七十八年教育部同意遷建,迭經「覓地撥用計畫」、「工程開工計畫」到「館務搬遷計畫」三階段,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中和新館正式開幕啟用,新館館舍基地面積四公頃,為地上七層,地下三層,樓地板面積逾六萬平方公尺,是目前國內空間規模最大之國立圖書館。
為強化學術研究功能並深化分齡分眾服務,本館相繼於民國九十六年三月成立「臺灣學研究中心」,同年六月成立「臺灣圖書醫院」;民國九十八年七月成立「樂齡資源區」、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多元文化資源區」、民國一百零一年二月成立「青少年悅讀區」。
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一日,奉行政院令改為今名。
本館自日治時期大正4年(西元1915年)8月9日開館以來,即有製本室﹙裝訂室﹚設置,初期裝訂技師由日本高薪延聘,授與本地職工各種裝訂技術至今歲月悠久。
本館在圖書文獻修復領域中,為臺灣各圖書館之表率及學習對象,在籌建新館之始,便規劃藉由科技設備來長久保存圖書文獻。民國96年6月將裝訂室、圖書大量除酸系統、冷凍除蟲設備及裝訂技術等整合於一,成立臺灣圖書醫院,期盼能推廣圖書保健觀念及醫療修復技術,使此精髓得以永續傳承。

圖片擷取自國立臺灣圖書館臉書粉絲專頁。

本資料由文化部委託台灣閱讀推薦協會建構,建立日期為107年3月14日。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