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蔡明海

蔡明海
學一技之長可享百年身,這是中國的傳統思想。家長為了孩子將來有一謀生之技,多數皆送以學手藝。蔡明海在十四歲那一年,也在父母的安排下,離開屏東家鄉到台中學藝,開啟了木雕藝術之路。

  

問蔡明海為何遠從屏東到台中學木雕呢?他說,因為村子裡的鄰居也在那兒學。蔡明海的師傅李秋龍是上海人,專事中國式家具的浮雕,工藝精細,奠下了其傳統雕刻的基礎。

  

十八歲學藝返鄉,蔡明海為求技藝更上一層樓,特別走訪廟宇,欲尋求名師教導,但早期的廟宇雕刻師傅無收徒之傳統,所以他天天到廟裡報到看師傅工作。師傅林榮坤的父親對蔡明海疼愛有加,因此,最後破例收其為徒,蔡明海對雕刻的基底加上師父不藏私的授予,讓他從浮雕領域跨越至立體雕,並成為全省各廟宇延攬的雕刻大師。服完兵役後,蔡明海即以包工程的方式,至全省各地廟宇作雕刻。萬華龍山寺中殿的十八羅漢、觀音殿二旁的神龕、大甲鎮瀾宮的門神與後殿、基隆平安宮等國內知名廟宇,都留有蔡明海的傑作。

  

二十餘歲即事業有成,收徒近三十人的蔡明海,曾一度因自己的風光而志得意滿,直到他拜見知名的廟宇畫師潘麗水與鑿花雕刻大師黃龜理,見識到兩位大師的謙遜後,才感悟出藝術非僅限於功夫精湛而已,藝術無垠,更須修為!

  

三十五歲那一年,眼看著傳統產業逐漸沒落外移,蔡明海開始思考轉型。「傳統雕刻刻得再好,卻也覺得少了點什麼!」這個心念一直浮在心中,當時他恰巧認識了一些藝術家,在其鼓勵下,蔡明海想,何不做些自己喜歡的作品呢?因此埋下了創作的種籽。

  

蔡明海有感於許多傳統民俗沒落而未獲記錄,所以以刀為筆,以木為紙,創作了一系列的懷舊作品,刻畫如南管、大鼓陣、牛犁歌等昔日農村的景象。

  

南管的歷史久遠,是中原的古曲,約於唐、宋時期傳入閩南地區。在歌仔戲尚未流行之前,臺灣最流行的音樂就是南管和北管,南管音色優美古雅,常見於早期農業社會酬神廟會中,但後來逐漸式微。為了保留記憶,蔡明海仿著前人之畫,請書法家揮毫,以越南檜木雕刻〈南管〉。此作長達八尺,作品中的人物、屏風皆一體成形,無論是彈琵琶、拉二胡、三弦,吹橫笛、洞蕭,敲響盞、拍板……,每個人物各司其職,神情各異,令人望之,悠揚的南管似乎就在耳邊響起。

  

車鼓陣早期是一種搭配音樂伴奏的歌舞表演,通常表演者會拿「四塊」(或稱四片、四寶),因在互相敲擊時會發出「ㄑㄧㄠ ㄑㄧㄠ」之聲響,故而取其因為台語「車」,另者,手持鈴鼓,故稱又稱「車鼓陣」或「弄車鼓」,是迎神繞境的陣頭。在〈車鼓陣〉裡,走在前端的敲鑼者弓著身子回頭望,壯碩的大漢舞弄著旗幟,持鈴鼓者彎下身呼應打鼓者,打鼓的壯漢則弓著肘準備下一個重擊。飄揚的旗幟、繫在腰間拂動的毛巾、鈴鼓上的紋飾,蔡明海以粗中帶細的雕法,帶出了農村鄉民粗獷樸實的草根性。

  

「牛犁陣」亦稱「牛犁歌仔」,蔡明海取兩者之名,創作出〈牛犁歌陣〉。牛犁陣之歌舞取材自農村生活,是早期莊稼人用來自娛娛人的歌陣,後來成為迎神會上的行陣之一。一般成員包括一對老公婆、三個扮演農夫的生角、三個扮演村姑的旦角,一個駛犁仔兄,牛則以人撐假牛頭,正常演出加上管絃樂師,陣仗近二十人。上演時多為三生三旦,且歌且舞相互答唱、捉弄、調情,牛則穿梭於歌舞中,作拖犁耕田狀。其中,靈魂人物為逗趣的老公婆,不時製造趣味,帶熱場子高潮。

  

在蔡明海的〈牛犁歌陣〉中,一位荷鋤的農夫正在調戲女子,拿著椰扇的婆子見狀,本來蹲著的姿勢似欲起身,丑角老翁則拿扇子搔頭,推犁的、扮牛者,表情無不生動、寫實,反映出農業社會的情景與情感生活,那已失傳的民間習俗,彷彿又活在觀者面前。

  

堆積如山的稻穀在牛車上,重量讓牛低頭馱著走,牛車後一位母親挑著竹編的簍子,裡頭裝著飯菜,肩上的扁擔因簍子的重量而微彎,挑著擔子的她還得兼顧一旁的小孩,這是早期農村秋收常見的景象,蔡明海用拙樸的手法,在〈豐收〉中刻畫出農人的辛勤、人類對牛的依存關係及鄉村婦女在灶頭鑊尾之餘,也得兼顧農忙的多重角色。

  

「劇情」式是蔡明海作品最大的特色。無論是〈豐收〉裡的小跟班,〈看戲〉中的爺孫,一起玩〈凌波舞〉的小孩,每一個作品背後記錄的不僅是已消失的影像,更是創作者生命中的故事。(28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類似設施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