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張信裕

張信裕
三義,這個依山傍水的小城,也是赫赫有名的木雕之城。三義木雕博物館平日接待大量的遊客參觀,博物館旁的藝術村,顯得格外安靜。依循淺淺的檜木清香,走進亞馬木雕坊,在這間十多坪的空間裏,我們尋到了張信裕與他的木雕世界。張信裕的話不多,對於訪客沒有太多寒暄,招待大家坐下後便開始靜靜泡茶,每道工序都一絲不苟,從事雕刻的雙手穩重有力,期間也很細心地不斷添加熱水,即便沒有親眼見到他工作的樣子,也可以從這些細節中感受到他做事的認真和專注。

 


張信裕對雕刻的興趣源於出生地大甲。童年看大甲廟會的經驗,激發了他對工藝品的興趣。求學時候,他決定投入雕刻專業,最初本來想從事石雕,但是一次機緣巧合,他在朋友介紹下,開始在通霄學習木雕,並從此終生為伴。當時木雕行業已經漸漸失去往日的興盛,但張信裕秉持著對它的熱愛,仍然堅持從學徒做起,師從多位不同風格的師傅。一開始,他學習欄間雕刻,當此項技術沒落後,繼續轉學神像雕刻,後又學巧雕。這樣多種風格的學習過程,對他日後的創作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多種手法的鍛鍊、多種領域的接觸,在他既有神像雕刻的嚴謹、巧雕的飄逸,也有欄間雕刻之細膩的作品中,可見一斑。

 


張信裕表示,在材料的選擇上,他多半會根據題材,選擇漂流木、檜、紅檜、肖楠木、黃楊或者樟木等為主要原料。無論是巧雕或神像雕刻,木頭的屬性對作品都是有影響的。神像的木頭都是四四方方,規格尺寸都為固定;巧雕雖只要是木頭都可以雕,看到有型就可以撿回來刻,但木材軟硬度、纖維的走向都要去選擇。創作時一般都會精心挑選適合的木材,天然木則多用於商業用途。雖是傳統訓練出身,張信裕如今也常會用電動刀具,因為在某些地方,傳統雕刻刀沒法達到電動工具的效果,也不能更好地落實作品的想法。

 


「荷舞」系列是他獲得裕隆藝文季木雕金質獎的作品,用荷花來模擬舞者的姿態,線條優美簡潔,體現著樸素、自然的美感。張信裕說,早期他的作品靈感多源於自然,是他獨自在山野間靜靜感受自然微妙的結果;成家後,心態和境遇的改變,讓他轉而從生活中吸取更多素材,長期累積下來,形成了他獨具一格的表現。靈感源源不絕的他,創作從未停息,往往在進行上一個系列的過程中,就出現了下一件作品的想法,等到合適的材料出現,開始構思時,當初的想法和心境又會有新的改動。就這樣日積月累,創作之路充滿了樂趣,每個階段的作品都會給人不同的感受。

 


張信裕在木雕博物館旁經營著一家以木雕品為主的店鋪,店內多以自創作品為主,也有小部分是自己設計好模型找人代工的商品。平日由家人看管,自己則在工作室潛心雕刻。這種邊創作邊經營的做法,是許多工藝家維持生計的方式,生活和創作兩相補足之際,還能藉此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買家。

 


「就藝術創作來說,木雕比其他藝術類別謀生容易,但是雕刻養成的時間很長,沒辦法速成,願意學的人也不多了。因此呈現斷層現象。現今的學院教育雖有接觸木雕,但以木雕為職業的人卻不是很多。可以這樣做下去,完全是靠興趣做為支撐」,張信裕面帶無奈地說,木雕這個行業初期會走的比較辛苦,對學院出身的新手來說尤其如此。傳統木雕家還可以接些代工和案子,學院出身者主要在於堅持,創造知名度,保證作品的質量,然後才能更被人接受。有關部門、政府的補助也是短暫和有限的,很多環節仍需要個人去努力經營。

 


「從事木雕,可以發揮自己的興趣,又很自由,走到如今這樣還算蠻幸運的。」張信裕保持著這樣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執著。「我從來沒想過放棄,我自己的想法很強烈,所以堅決不會放棄,這是對自己的信任。」離開木雕坊時,張信裕正在修改一件作品,身邊木屑飛揚,神情專注到渾然忘我,一改初見時的靦腆,這便是他與木雕一生的情結。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2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類似設施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