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關西太和宮

關西太和宮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關西約於乾隆五十八(1793)年由「連際盛」公號開啟墾拓事業,後因墾民遭泰雅族人襲擊,而於嘉慶年間由衛阿貴承接。衛阿貴成立公館作為課租收穀之地,並將此地改稱為「新興庄」。嘉慶二十五(1820)年衛阿貴的五個兒子合組「衛壽宗」公號,接替墾首地位,並於道光三(1823)年將「新興庄」改為「鹹菜甕」,後轉為使用「咸菜硼」之名。
關西太和宮,又稱為三界廟,主祀三官大帝,約於清嘉慶十七(1812)年,由衛阿貴所創建,原址位於復興庄。清同治年間由黃台三、黃台貴等人發起修建,位置遷移至今關西分駐所一帶,日治初期被佔為竹北二堡辨務署,後遭日人焚毀。
明治三十二(1900)年羅碧玉、陳春隆等人發起新建完竣,並擇遷至現址前方,而改稱太和宮。昭和四(1929)年,羅碧玉、黃德洋等人再發起遷建至今址,於昭和六年完工。民國五十八年廟宇進行修繕,六十一年完工,但前後殿部分均保留原有木構,而成為今日所見之廟貌。
太和宮整體為二殿二廊二橫規模,左右橫屋上設鐘鼓樓。三川殿明間作假四垂屋頂,特別是本廟的木作及裝飾部份是新竹縣廟宇難得的佳作。由於太和宮建築表現精美匠藝,且是地方信仰中心,極具歷史藝術價值,於民國九十年指定為古蹟。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太和宮歷經多次之修建,昭和年間修建時聘請大木匠師徐清主持,其高徒卓見發、梁錦祥協助,不但廟身高聳,三川殿步口上方的牌樓面斗拱展現極高的藝術價值,搭配抬高的地基,更顯廟宇的莊嚴與壯麗。而本廟之剪黏、泥塑、交趾陶為名匠姚自來作品,石雕部分也出自蔣梅水之手,均為日治時期北台匠師的一時之選。
太和宮主祀三官大帝,配祀五穀神農大帝、觀音菩薩、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等等,足見其在地方精神生活上所扮演之重要角色。每年七月中元節慶典,由十大庄分區輪流辦理,可見其輪祀圈的廣闊,及其在關西地區的信仰核心地位。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關西太和宮為地方信仰核心,與市街的形成與發展息息相關,更是地方的政治、社會中心。太和宮的木作為葉金萬匠師系統,不僅木作類型豐富、手法細膩,還有姚自來匠師的交趾陶作品、蔣梅水石雕作品,且保存狀況良好,頗具藝術價值。此外,年度祭典以及分區輪流祭祀,均為當地重要民俗習慣。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