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南瑤宮

南瑤宮
彰化市有二座主要信仰的媽祖廟,一為官建的媽祖廟,稱為「彰化內媽祖」,位於永樂街。另一座為香火鼎盛的南瑤宮,因建於彰化縣城南門外,故早年稱為「外媽祖」。

南瑤宮的歷史悠久,據聞為笨港楊姓工人攜帶媽祖香火,至彰化縣城南門外應募瓦窯工作,其隨身所攜帶笨港天妃的香火,得神靈顯應,深受民眾信仰,而供奉於福德廟內。據《彰化縣志》記載:「…天后聖母廟,…一在邑南門外尾窯,乾隆中士民公建,歲往笨港進香,男女塞道,屢著靈應…」,說明南瑤宮於乾隆中葉由士民倡議興建。初建之時,地不及十坪,至嘉慶7年(西元1802年)由彰化鄉紳再倡議重建,廟貌拓增五倍,日後歷經道光、光緒年間重修,始具規模。

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南瑤宮組織改築會,並推舉士紳吳汝祥、楊吉臣、吳德功、李崇禮等人,倡議重建正殿(今觀音殿),並聘請陳應彬匠師主持,正殿的型式以西方的建築語彙及日式的風格為主,大正5年(西元1916年)完成正殿(今觀音殿)工程。

大正9年(西元1920年)南瑤宮董事咸認為正殿(今觀音殿)基礎不實,砌造不牢而倡議改建,將原正殿改為觀音殿,另聘請吳海同主持正殿的設計,由老二媽會大總理林金柱、副總理林泉州負責重修工程,至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完成正殿的工程。正殿完成後,於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聘請泉州匠師王益順之侄王樹發主持三川殿的重修,並由惠安石匠蔣馨承做三川殿石雕,至昭和11年(西元1936年)完成南瑤宮的建築。

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南瑤宮因地震影響,正殿屋脊受損,而進行局部整修。戰後,民國49年(西元1960年)聘請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至廟內彩繪,民國60年(西元1971年)新建淩霄寶殿,民國74年(西元1985年)4月25日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9年(西元1990年)整修觀音殿,民國86年(西元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暨<<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訂後指定為縣定古蹟。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以及民國113年(西元2024年)皆有整修修復紀錄。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